欢迎访问河南科技大学新闻网

河南科技大学主页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

《河南日报》:走向乡村振兴前台的台前——在台前县挂职的点滴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7日    访问热度:

2020年秋,我被组织选派到濮阳市台前县挂职科技副县长。从网上搜索,台前县位于河南省最东北角,是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面积4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多万。

怀着新鲜又激动的心情,我出发了。历经近500公里,终于走近了台前县,入眼是崭新的高速公路,宽阔笔直的马路,望不到边的庄稼地,远处红色琉璃瓦的小洋房……

从台前站下高速后十几分钟就到了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接待同志工作周到细致、高效严谨,帮助我快速熟悉县情。接下来,跟随县委书记常奇民(现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陪同省委政研室调研组的一次调研,使我对台前县的发展情况有了初步印象。

台前县原属山东,后因治理金堤河水患,划归河南。县域面积三分之一是黄河滩区,其余均为黄河滞洪区,历史上十年九涝的自然环境对台前县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随着小浪底水库建成,黄河安澜,台前县抓住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利用独特的危化专用铁路优势,引进了恒润石化、海源化工等精细化工企业,化工产业初具规模;借助中国羽绒之乡美誉,引进了柳桥羽绒、新塘羽绒等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了鹏达羽绒、宏宇羽绒等本地优质企业,羽绒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依托瓦日煤炭重载铁路和京九铁路过境并设站的优势,建设铁路物流枢纽,发展大物流。如今,台前县形成了化工、羽绒与物流“两大一强”的产业格局,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两年间,我分管了工信科技、交通公路、招商、电商、物流和智慧城市等工作,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台前,感悟台前。随着工作的深入,触动我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想说说台前发生的事情。

说台前就要说说台前如何从当初“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县听”蝶变到如今八大公园环绕全城,游园绿地遍布乡村。台前利用铁路优势,谋划国家煤炭储配基地,联合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打造台前国际陆港,建设陆港新城;抓住引黄调蓄窗口机遇,实施了总面积超过3000亩的龙湖,为城市注入灵气,围绕龙湖建设滨湖新城;借助国家建设京雄商高铁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高铁新城,提升城市品位,拉近台前与大城市的距离。三个新城正在徐徐展开,如诗如画。

说台前就要说说台前人如何兑现“不把贫困的帽子扔到黄河里就把自己扔到黄河里”的铮铮誓言。这两年我亲历了台前县实现脱贫摘帽,步入乡村振兴的历史阶段。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县委综合办公楼亮灯的总是县委书记常奇民的办公室。他发扬“三牛”精神,鞠躬尽瘁,白天调研项目,夜间看材料听报告,践行了一名县委书记的使命担当。离任之际,干群动容,一副对联代表了全县心声:十年躬耕建奇功伟业一片丹心映金水,百姓称颂保民生福祉满城政声传凤台。原县长、后接任县委书记王俊海(现濮阳市政协副主席)在台前工作八年半,铁骨柔情,勇开新局,干工作总是靠前指挥,勠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夯实了台前产业基础,大力建设台前县外环路,拉大城市框架,高瞻远瞩谋划三个新城,奠定了台前城市发展根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县委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同心协力,同心同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台前县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主要领导以身示范带动全县干部形成了敬业奉献、求真务实、拼在当下的工作作风。两年间听到最多的话是“要抢抓脱贫攻坚机遇,加快发展”“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就是最大的失职”“群众的小事是县委、县政府的大事”“一个决策可能影响一个家庭一辈子,要慎之又慎”“要给群众最大让利”“我们自加压力,保证完成任务”等。

再说几个发生的小事例。

事例1:门卫。印象中政府大院通常管控严格,进出麻烦。网上曾有这样的段子“人民政府的大门人民不能随便进”,到台前后发现县委县政府的大门“不一样”,可以自由进出,早上和晚上还有人在院子里面散步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群众进出大院就像进出公园一样,这让我甚是“吃惊”,后来闲聊的时候了解到,主要领导说过县委县政府的大门永远对群众敞开。

事例2:信访。值班遇到一位上访群众反映其为几个乡镇修乡村公路,项目资金一直没有足额支付,本人详细了解情况后,请示主要领导如何处理。得到如下答复:群众垫资替政府修路,不要让人家吃亏,尽快组织交通、财政、审计、乡镇等单位如实核算,能兑现的即刻兑现;一时有困难的,制定支付计划,给予明确答复。

事例3:修路。台前县与他省交界部分犬牙交错,为了道路通顺,需要搬迁他省村庄、企业。为解决此事,主要领导亲自上门沟通,最终用真情和效益说服了对方。路修通以后最大的受益者是道路周边县里或他省群众。“拆别人的房,修台前的路”成了一句美谈,也道出了期间的艰辛。

事例4:开会。会议多是目前县乡的常态,有一次会议从下午3点开到夜里11点多,进电梯的时候,乡镇的同志急急地说,抓紧回去安排落实,迎接明天检查。因为很多工作是不能等的,比如疫情防控、防汛等,必须立刻落实。县里产业兴了,百姓富了,乡村美了,不是靠敲锣打鼓换来的,是靠县乡干部群众努力干出来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分解任务、具体落实,也势必需要开分析研判会、安排实施会、督导检查会等。

事例5:招商。有好的投资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各地都会积极争取。记得有一次午餐时接到消息,投资方下午想见县主要领导。相关单位立刻准备,半小时后出发,开车两个多小时到达,考察、座谈,然后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参加夜间上级工作调度会议,其间在高速服务区接上热水,一人一桶方便面解决晚餐问题。如此紧凑的时间安排,在县里是常事儿,外出招商往往利用夜间赶路,利用午间奔赴下一地点。常听到主要领导说,台前县产业基础薄,我们只有比兄弟县区更加积极,用软实力弥补硬实力的差距,才可能有机会大步赶上。

事例6:搬迁。“万人助万企”期间,产业开发区内某化工企业提出其安全距离内有一个60多户人口的村庄,项目无法通过上级安全评估,价值上亿的生产装置已调试完毕,不能按期投产。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搬迁企业,要么搬迁村庄。县委县政府根据发展规划,最后用10天左右时间完成了村庄搬迁。你可能想到了强拆,其实不然,是因为政府把龙湖最好的地段建成了迁建安置房,安置房的门面房让搬迁群众先选,如此一来,村民争相搬迁。

事例7:阻工。某个省重点项目占用18户群众的土地,其中17户已按照标准签订补偿协议,剩余一户因补偿方案未达到预期,多次阻挠施工。交通部门和乡镇同志多次上门沟通,我也到现场与其面谈数次,但其态度多变,致使施工队伍和大型机械原地等待,累计延误工期达数月以上,严重影响项目进度。最后经主要领导研判,提出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国土、财政、交通、乡镇等单位参加,就该户群众的核心诉求,依法依规且本着公平的原则进行讨论,最终形成解决方案,化解了矛盾。

县里类似上面的事例每天都在发生,还有很多很多……来台前之前,对县乡工作的辛苦知之甚少。到了以后才发现,作为国家治理的最小独立单元,县乡工作负荷远超我的想象。有句话叫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疫情防控、滩区迁建、重点项目、污染防治、环境治理、信访维稳、招商引资、“三个一批”、发展考评、防汛抗旱、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等,所有的工作都在这级落实,每项工作都需要分管领导和县直部门及乡镇负责同志分层级开会研究落实,并迎接多轮次的检查、调研、观摩、评比等。走访乡镇的时候多次听到同志们说已经几天没回家了,实际上他们离家的距离很近,开车大概一二十分钟,这也说明有时工作确实繁忙。每次遇到硬活累活的时候,总会这样总结会议“让我们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加油!”。台前的干部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挂职两年,能有机会赶上这种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用专业所长服务于地方发展,在奋斗中成长,真乃人生之幸。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大家如此拼搏,落笔的这一刻,我明白了,是新时代的号角,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召唤,是民族复兴的荣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人的伟大品格。

摘穷帽,拔穷根,树信心,强组织,兴产业,台前已走上乡村振兴的前台。

台前,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管理部部长范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