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的关注报道,“赤膊教授”王林生又一次被推向大众视野,他的事迹被更很多人熟知,他像“小麦”一样坚韧、质朴的品格收获了众多网友点赞。
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与王林生相见时,他端坐在桌前,显得有些拘谨。但一说起他的育种科研工作和试验田,他便侃侃而谈,脸上笑意满满。
“育种比养孩子难多了”
农村走出的孩子,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热爱。凭着热爱,王林生将小麦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作为一生事业,一干就是40年。
小麦秋种、春管、夏收,生长周期长达8个月。而这8个月间,除了日常教学的校园,王林生最长待的地方便是试验田。
从播种、出苗、抽穗、开花、授粉,再到成熟收割,小麦生长的每个周期,王林生从不缺席:“我要第一时间察看小麦的生长情况,从产量、株型、品质、抗病虫害多方面考察小麦品种,再优中选优,培育更高品质的下一代。这工作可比养孩子难多了。”
仔细观察王林生的双手,上面布满了老茧,手臂也被晒得分了层,一半黑、一半白,与大众印象中的“教授”有些不同。这是他钻心科研的见证。
试验田与普通农田不同,为了观察不同品种的个体差异,经常一块田里种着数百种不同的小麦材料,最小的种植面积甚至不到2平方米。为了保证小麦材料的纯度,试验田里无法进行大型机械化作业。
于是,麦收时节便是王林生一年中最忙的时刻。他要与团队成员按种类一块一块人工收割试验田,并做好分类,标注清楚小麦材料的母本和父本,便于下一年开展育种试验。
“我们在孟津区、偃师区、汝阳县,以及外地市都有试验基地。”王林生介绍,仅孟津区的基地,就有40亩试验田,今年共收获近2000个品系。
“她最懂我”
中午十二点,王林生的电话准时响起,妻子张雅莉来电提醒他吃饭。对此,两人已心照不宣。
头顶烈日、脚踩泥土,王林生在试验田里经常一忙起来就忘记时间。怕他身体吃不消,张雅莉便算好时间及时提醒。
2020年麦收之前,王林生夫妇相继住院。眼看到了麦收时节,却因为疫情原因找不到能帮忙收割小麦试验田的人。
“育种是一项连续的工作,一年断档,之前几十年的心血就可能打了水漂。”王林生说。
眼看之前心血即将白费,王林生和妻子出院手续都没办好,紧急赶往位于荥阳的试验田。两个人,两把镰刀,在麦田里手工收起了麦子。到了晚上,两人也不敢停,打着手电筒继续收。
就这样,他们跑赢了天气和时间,成功将试验田的麦子全部收割分类。
小麦,是工作,也是王林生夫妇的生活。麦子成熟时,王林生会扎一捆小麦做成“花束”,送给张雅莉,没有甜言蜜语,却是脉脉含情。怕污染实验室器材,王林生会把小麦穗子带回家里,弄得客厅一团糟,张雅莉也不生气,只是默默清理。
回忆起这些事,王林生有些不好意思,语气里却仍是难掩的自信与骄傲:“她最懂我。”
“让更多人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王林生的私家车上,散落着不少的麦穗和麦芒。这是前段时间收麦时留下的。
后备厢内,还有王林生常年的装备——一件“工龄”十几年,领子已经磨破、晒得脱色的旧衬衣;一双沾泥的休闲鞋;一顶草帽,以及一袋鸡蛋。
“在地里顾不上的时候,我会吃个鸡蛋,吃点面包、馒头啥的对付一口。”王林生说。
日复一日,潜心科研13年,王林生于2021年成功选育出新品种“科大1026”。该品种具有高产、强筋、株型漂亮、抗病、抗逆等优势,目前已在河南、陕西、安徽、江苏等地大量种植,最高产量达1800斤/亩。
目前,王林生正聚焦高产、优质、抗病等因素,进一步关注行业和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研发功能性小麦。
“针对酒类行业,我们正在研发适合酿酒的高品质小麦。针对糖尿病患者需求,我们正大力研发高支链淀粉小麦。”王林生介绍,他们还将选育包含硒、铁、锌等营养元素的特殊小麦,“我们要努力让更多人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新闻链接:http://m.lyrbs.com/n/1189566